北京中学学生赴美国短期留学
来源:本网 时间:2017-05-03 15:19
2017年,为了更好地开拓视野,给孩子们提供更广阔的学习交流平台,北京中学部分学生赴美国圣地亚哥,开启了一段两个月的短期留学生活。

孩子们在美国高科技高中、洛基学校进行了较为全面而细致的学习,孩子们白天走进课堂,走进社区,从课上到课下,与美国师生进行了多方面、多层次的交流,晚上住在美国家庭,全方位地了解和感受美国的教育。孩子们每天都在发现、思考、再发现中流连,这里虽只是美国教育的一角,但是也可反映美国教育与我们之间的许多异同,理性地分析这些异同,想方设法地让学生自由而快乐地成长,需要教育背景下所有参与者的良心感悟与持续践行。北京中学的教育应该说走在了教育的前沿,我们的许多做法与这里不谋而合,甚至有些做法的透彻性和实效性更是令人欣喜。当然,我们也还有许多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教育的相得益彰,就是孩子的天外福音。

两个月的时间一晃而过,这期间看到了许多、听到了许多,也收获了许多。任何经验都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的修正、改进,没有最好的教育,只有最适合的教育,朝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进,终会到达彼岸,成就梦想!

压力和自由,把握一个度

李翰云

在HTH,我看到的是这样一群学生:他们自由进出课堂,下课时间不定,作业考试很少……

我曾说,这叫精英教育。

我说,宽松环境下,给了精英无限的发展空间。最终,精英越来越精。

然而,后来我再想,认为自己的观点确实难以站住脚。毕竟这一切也都是我臆想的。那个所谓的学完12年级课程的九年级学生,也仅仅是“听老师说的”而已。老实讲,这种教育的成功之处,我没有亲眼看到。取而代之的是,我看到了10-7算半分钟的孩子,我看到了英文简单拼写的都不会的孩子……他们和我们一样,9年级。

上完那四周课之后,我的想法是,是不是全美国的中学生都是这样的?

还好,来到了Rock。

我看到的是一副完全不同的景象。课堂是有个课堂样子的,作业是有一定量的,考试成绩是严格纳入成绩册的,甚至连服装都是有一定规定的。

我的感觉是,这才像我印象中的学生,这才像我印象中的学校。

他们的数学,无论是难度还是做题的量,虽然跟中国比还是差了些,但和HTH比,确实从各方面都高了无数个等级。虽然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我们比依然有差距,但至少我们聊数学时,能找到共同语言——要知道,之前,我们与那些学生聊数学,仿佛对牛弹琴。

而物理和化学,相比于我们的进度,有过之而无不及。当然,从难度和深度来说不能与我们中国相比——人家SAT考试的物理化学也没那么难,所以人家的知识,主要以了解为目的。但至少,看得出来,他们是在真正学习。

回过头来我们再看,HTH哪些地方比Rock学生强呢?他们做的“项目学习”,搞得各种活动,最终落在实处,从哪些地方体现出明显的优势了呢?

我没看出来。有人说,教育是慢功夫,不能急,成果是若干年后才能显现出来的。可我有一说一——至少就现在而言,我没看到他们学生的任何一点比Rock学生强。

至少现在,我认为,Rock比HTH强。所谓强,是各个领域的全面领先。于是我反思,Rock的教育,强在哪呢?

强就强在,他们的学生,学习有一定压力。教育环境,有一定约束。

HTH走了一个极端。他们的孩子无拘无束,教育环境极为宽松。这种所谓的自由,让青春期的孩子最终不知道如何控制自己的行为,如何约束自己。他们学习不是不努力,而是达到目标太简单,压力没有,自然动力都没有了。久而久之,就懈怠了。按照吴雨锋同学的话说,叫“斗志都磨没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有道理的。

但请注意,我用的是“一定压力”,“一定约束”。因此我想说,我们国内大部分的学校,大部分的学生,走了另一个极端——压力过大了。有压力是好事,能促使学生进步。但物极必反,过大的压力,让学校变成监狱,甚至地狱,也不会有利于孩子的成长。或许地狱式的刷题教育有利于孩子拿到高分数,但长期来看,也同样不利于孩子成长。

所以,这个压力,要把握一个度。

应试教育,并非百害而无一利。只不过大部分中国式的应试教育,由于种种原因,在“高考”的大背景下,变味了。变得太极端了。但,所谓教育改革也绝非抛弃之前的一切,盲目崇洋媚外,把所谓的“自由”无脑地搬进学校,给学生一个极为宽松的环境,无拘无束。

因此,来了一趟之后,我更加坚信,北京中学,正走在一条正确的道路上。这不是奉承,这是我最真诚的心里话。

我们身处中国应试教育大环境下,为了应对高考,必须进行应试教育。但与此同时,我们也没有放弃对于学生综合素质和各项社会能力的培养。项目学习我们也在做;口语表达和ppt的新时代技术能力,就我看来,我们掌握得比所谓领先的美国学生强得多……

我们学校崇尚的自由,绝非散漫随意。自由的同时,我们也有压力。

这个度,我们控制得不错。

自由和压力,都没错。就看如何把握这个度了。 

学习的意义

傅钰婷

来到美国两个月的时间,这之中见到的与中国的差异实在是有太多太多,小到打喷嚏时的反应,大到人民对国家政治的参与度。而这之中最让我在意与关注的,便是HTH中关于项目学习的内容。

一进入HTH的校园,便能看到琳琅满目的项目成果展示。这可不是一张白纸板上贴满项目报告的项目成果展示,而是真正的将自己做出的成品展示出来。在HTH每一个项目不管研究的是什么,最终总会落入实际生活,而不只是局限于书面上的报告。

虽然实际成果是建立在报告基础上的升华,看似只是项目研究的附属品,文字报告才是重点,但是它的存在却可以使我们的研究获得更加有意义的结果。

在用项目研究中获得的知识来制作成品时,我们会将实际生活与知识相融合,使我们更加切实的感受到知识与实际的紧密联系,也让我们学会如何将知识与生活联系在一起。那些学术性的研究报告到底还是会有着抽象性,并不能直接与现实相结合。我们的时间有限,想要快速了解一个项目的意义,光看研究报告是无法达到效果的,而看实际成果才是最直观的方法。我们无论研究什么,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服务于大众,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研究报告再精彩又如何,如果实际意义不大那项目的意义也就会大大减小。所以实际成果不仅是升华,更是对于一个项目更直观的展示。

HTH正是抓住了这一点,使学生们从不觉得项目研究就是交一份文字报告,而是要完整地将研究成果付诸实际,服务于社会。很多国内学校也都进行项目研究,但大都只是交个报告便可草草了事。做出实际成品太过浪费时间,许多学校并不愿意这样做。

但是在将文字报告付诸实际的过程中,我们反而是可以收获到更多。这或许不是多么高深的知识,但一定是社会上需要的知识,也一定会有精神与思维上的提高。我们作项目并非为了考试,而是为了我们自己,所以多锻炼自己的能力才是重中之重。

而在将自己的成果报告融入生活中时,提高思维广度是一件很关键的事。如何将研究内容在现实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这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如果研究内容不能最大化的融入实际,这将是一件遗憾的事。而在HTH的学生因为一次次的项目学习,可以不断地提高思维广度,或许这优点不会在高考时体现,但是在将来的实际工作中这优点一定会大放异彩。

而HTH学生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点,还是他们的自信。从来不会因为项目的困难和看似的遥不可及,而从一开始便放弃,或是随意糊弄。就算再难,他们也只是微锁眉头,不动声色地继续查着手中的资料。好像对于他们来说,一切都是可能的。确实如此,这世上从来就没有绝对的不可能。而之所以很多中国学生总是会说“这不可能”,无非就是觉得目标太难不愿尝试,或是觉得还不如用那时间多做几道练习题。但是项目就是这样,要一次次的挑战自己才可能获得成功。而且项目学习还考验人的耐心与恒心,态度消极的话不如从一开始就不要做了。

看着HTH学生自信的笑脸,我更加肯定了项目学习是需要热情这一点的。因为高考的压力而引来的家长与老师的催促,时常会使很多中国学生忘记了自己学习的初衷是为自己,而不是别人。所以不管学习考试也好,项目研究也好,似乎总是被叩上了一个“不得不做、做给别人看和当作业完成了就行”的帽子。就是因为这样,很多时候我们才总是糊弄着做完一切,但是只有融入了真心的项目才能变得精致,变得越来越优秀。

项目学习看似是学习生活中的挑战,实则是为了将学习重归本真。不再是盲目地为了学而学,而是真正找到学习的意义,为了达到自己想要的目标和效果而学


 

" type="hidden">
  • 分享到:

友情链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