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携众行,微雨访江南
徐翊飞
临苏州,小雨渐渐,微寒。心期待,虽疲万般,无妨把景盼。
拙政园,抬眼望,太湖底石,怪峋镇宅,欲穿天。奇洞开,低窟点烛燃,顶烟轻散。
小桥流水,绿烟拂曲岸;碧荷几萍,红鲤穿其间。碎石小道连院落,曲径通幽楼阁现。无金辉煌耀,无红艳芳缀,别一番小家碧玉清新味。简廊几回?花窗几扇?鸟禽戏水,繁树流翠,心清目悦惹人醉。薄绢挂窗,芭蕉点缀,为谋画意匠心运,江南多才俊。
登楼阁,听昆曲,文化浸润。春香丫鬟红绸衫,巧簪琳琅,映光折闪,美目流转,古灵精怪惹人怜;大家小姐黄衣缎,步履轻盈,语调温婉,荷淡莲清芳难掩;持书先生灰衣衫,肃严持重,步态蹒跚,一味说教理太偏。
笛扬,腔启。似玉盘珠落,若莺鸣旷山,耳畔千回转。京剧浑圆,秦腔豪放,地域不同调千变。
曲罢,腔停。北中学子试身手,一颦一笑皆趣味。欢时短,不舍走,无奈下阁楼。墨染天际,雨声依然,余韵留。
江南行,似清茶一碗,味悠悠。
“昆曲”与“老腔”
连翔
中国戏曲文化博大精深,今天,我们就在苏州的拙政园感受了昆曲的魅力。其实在文化寻根之旅“关中行”的时候,我们也听过另一种地方戏曲——老腔。同样是中国的戏曲,那么它们之间有何不同呢?
听过老腔的都知道,老腔给人的感觉是非常“吓人”,因为老腔与其说是“唱”出来的,倒不如说是“吼”出来的。演员一次次拿木块用力拍打椅子之后,就能一次次发出直白而又强健的吼声。奇怪的是,我们却一次次地被其突如其来的吼声吓懵。唱老腔的,多是年龄比较大的老人,虽然容颜苍老,但他们声音粗犷,演唱极其卖力,似乎将全身的力气都集中到了发声上,当然,拉琴、敲打的动作也是卖力的,夸张的。
相比于老腔的豪放,昆曲显得婉约而细腻,这细腻体现在两方面——“唱”与“演”。昆曲的“唱”富有感情,而那种感情似涓涓流水,含蓄温婉。不像老腔那样似大河奔腾,巨浪翻滚。昆曲的“演”又细腻在何处呢?演员每一个看似无意的兰花指,每一个表达自己内心想法的小眼神,每一个内蕴丰富的面部表情,不都很细腻吗?
为何都是中国的戏曲,差异会如此之大?
正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不同的地方与不同的审美,必然会带来文化风格的差异。北方的黄土高原,漫天风沙,造就了关中汉子的奔放,从而导致老腔的粗犷。江南的山清水秀,又孕育了江南的人以及昆曲的婉约。就拿今天听到的昆曲“春香闹学”来说,如果没有江南的幽美的风景,能有丫鬟翘课去玩吗?
还有一个原因是剧本的差异,昆曲的故事大多是《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这些贴近生活,表现情感的,这种情况下,自然要表现出每个人物的特点以及内心丰富的活动,那么演的就要细腻。而老腔的内容多是三国故事,如《长坂坡》《出五关》《取西川》《收姜维》《定军山》《战马超》等,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突出人物间的尔虞我诈,战争的残酷,英雄的豪迈,故事的内容就变得震撼,场面更多的是壮烈,所以“吼”出来,不免就成了讲述沧桑与壮烈的最好的方式。
改
谢佳
“吴老师,姑苏在哪儿啊?”一位同学看着窗外的“姑苏特色小吃”,如是问道。
“姑苏就是苏州。”有位同学回答了他。
“是,苏州古代称姑苏,现在只是改了个名字。”
听完这话我便愣了。只是改了个名字?但你可知道,就是因为改了个名字,很多历史上的城市便都“不存在”了。关键是,连同韵味一起消失。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中的长安,现在叫西安。
“楚国苍山古,幽州白日寒”中的幽州,现在叫保定。
“碑阴有坚石,镌我庐州诗”中的庐州,现在叫合肥。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中的渝州,现在叫重庆。
改,也许是有原因的,但,改,让这几座城市通过诗词传达出的韵味,不复存在,总让人有一种面目全非之感。
改,让中国历史中的很多东西,也仅仅存在于记忆中了,甚至有时候,连想都想不起来。有时候,改,是因为战争的来临,朝代的更迭,比如汉服,比如唐装,它们都泯灭在历史的长河中,仅仅是存在于国人的记忆里。有时候,改,是因为情势所迫的暂时之为,改过之后还以为能回来。让人产生了“花树不老,暗香永曳,千年栽培过后便是永恒”的错觉,谁成想,一旦改动,便无回天之力,像那被改道后逐渐消逝的罗布泊,最终它变成了没有一滴水的荒漠。改,需要勇气,也需要智慧。
“唉,王先生呢,我春香有个怪脾气吔……”再次回过神来,是因为一声清脆的唱腔,台上人素手纤纤,挽一曲《春香闹学》,那时候真是觉得春晚上的任何歌舞都不及这脆生生的一嗓子。
一桌二椅,好比大口石斛壶,光素器显功力,简单之下是何等精气!
此时此刻我便沉浸在了这传统的曲艺之中,仿佛置身云端,脚下是美丽的万里河山,又似乎是回到生命初始的地方,被博大的温暖紧紧包裹着。
昆曲不是《小苹果》,也不是《茉莉花》,更不是情景剧。它是平心静气后的一盏茶,一炉香,一卷书。多看看前人的影像,会发觉其中韵味,或许会更觉昆曲之美。
不再叫“姑苏”的苏州,好在还有昆曲,只要文化不灭,名字再怎么改,“魂”也不会消失。
启程
王怡玮
我喜欢阅历课程,不是喜欢那种休闲的气氛,也不是那或秀美精致、或巍峨缥缈、或神秘莫测、或气势恢宏的各色景致,更不是那欢声笑语以及春秋季节出行的适宜的温度。我爱的,是那一份行在路上的真实感,是行走于世的自然与神秘。
在现今的生活中,自然与我们,像是异地相思的伴侣,又像是远隔千里的母子,那是一种陌生又亲近的情感。而行走在路上,耳畔呼啸过的风声,飞驰而过的电线杆与天地、树木,带给你一种在路上的感觉,那是一种走向自然与异乡的冒险的感觉。探索那有莫大吸引力的神秘异乡,于我而言,就像是生命最初的召唤,也像是大地母亲在我身上烙下的生命印记,它似乎来自于血液最初的沸腾。
这种对探索异乡怀有的期待,让原本困倦得哈欠连连的我,居然因兴奋而失眠了,虽然没睡好,但丝毫不影响我的心情,天刚蒙蒙亮,我就准时来到学校,与同学们集合,然后乘坐高铁驶向了苏州。
从冬季冷漠无情,夏季热情如火的豪迈北方,奔向秀美婉约烟雨迷蒙的江南水乡,连情绪都跟着沿途地域的变换、风景的不同而出现了变化。车至河北,即使有很多大型工厂,那鳞次栉比的高楼间点缀的片片绿色依旧是那样引人注目。渐渐地,视野变得更加开阔,地势也平坦了,几棵绿色的树点缀在土黄色的大地中。继续向南,我似乎能感受到潮湿的水汽,脑海中也浮现出了“烟花三月下扬州”,“垆边人似月”,“斜晖脉脉水悠悠”,“杏花春雨江南”等诗词,眼前也渐渐浮现出那似烟似雾,朦朦胧胧的江南早春以及被水汽润湿,更加娇艳的深红浅红……杏花如雪,桃花如霞,碧水春风,烟雨楼台,如此多娇,怎能不叫人遐想。
身在启程,心也在启程。我乘着时速300千米的列车,依旧追不上我那颗飞向江南的心的速度。转瞬间,我心中已经装满了江南的山山水水。
拙政园
张梓楠
一学期一次的阅历课程又开始了,这次的目的地,是我们十分向往的拥有众多小桥流水的江南!
灰蒙蒙的天空,淋淋漓漓的小雨,丝毫阻挡不了我对绿树环绕的苏州的喜爱,苏州是我们江南行的第一站,在这里,我们参观了拙政园。
根据导游的讲解,我们了解到,这座园林原先是属于因官场失意而还乡的御史王献臣的,但他的儿子因为赌博把这座园子输掉了,不过这座被转手的、令后人赞叹不已的拙政园,并没有随着它的主人的更迭而一度沦陷下去,而是变得越来越美,其中,拙政园最大的特色便是水木花草、亭台楼榭一应俱全,放眼望去,一片片林木、一块块假山、一条条流水以及一座座亭台,着实富有江南的味道。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那四座“四季亭”。
拙政园的主人为了能够看到四季,便有了这四座“四季亭”,不同的亭子周围都种着不同季节盛开、不同颜色的花,这也给偌大的拙政园增添了许多色彩。四季亭中,最别具一格的是“冬天的亭子”,它的名字叫做“雪香玉梅亭”。名副其实,它自然是在冬天最好看。可是,江南的冬天,很少下雪的,所以,拙政园的主人在这座亭子的周围种了一圈“白梅”。在冬天时,这一簇簇白梅便在亭子周围“凌寒独自开”,远看犹如冬天的白雪。而“雪香玉梅亭”最具特色是它是长方形的,造型独特,令我记忆深刻。
调皮的雨陪伴着我们参观了拙政园,在拙政园中,我们也见识到了“昆曲”,昆曲表演实在精彩,演员服饰精致,表情丰富,唱腔婉约悠长,令我眼前一亮。独特的地方孕育出了独特的文化,而这些文化又滋养着当地的人,这种滋养,是我无法用照片传达或语言表述的,我只能用心去感受。
" type="hidden">
- 分享到:
- 党建园地
- 2024德国欧洲杯16强分组
- 国际教育
- 2024德国队欧洲杯
- 在线视频
- 更多内容>>
- 北京中学学生荣获北京市...
- 02-18
- 无体育不教育!北京中学...
- 01-04
- 北京电视台优秀报道
- 03-15
- 北京中学学子谈学会共处
- 07-07
- 北京中学2015-2016学年...
- 07-07
- 家校联盟
- 2024德国欧洲杯24支球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