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学2017·春·中华文化寻根之旅之西行漫记(2)——初逢·遗古问天
来源:本网 时间:2017-05-11 10:28
201759日,是北京中学八年级学子来到西北的第二天。这一天我们参观了张掖七彩丹霞地质公园,看到不同颜色的土层形成五彩缤纷的山丘,也顺利进行了活动策划组组织开展的丝路明珠活动。下午我们乘车前往酒泉卫星发射基地航天城,参观问天阁以及历史博物馆,最后听了航天专家讲座,了解了中国航天的历史与现代发展,以及对未来航天梦的远大理想。今天虽然累,但是相信大家都受益匪浅,收获颇丰。


初识张掖

王沐青

凌晨四点,窗外一片漆黑。但火车上灯火通明,充斥着同学们的说笑声。这份热闹让黑暗也显得不那么寂静了。火车停停走走,听着同学们有规律的呼吸声和车轮与轨道不断摩擦的声音,我也时梦时醒。渐渐地,我看见了星星点点的灯光,这是真实的——我们到达了张掖。

穿过黑暗中的火车站,我们进了城区。太阳刚刚升起,随着天色越来越亮,那一片片红色的山丘也清晰起来。我们坐着小巴车前往张掖七彩丹霞地质公园,站在一个又一个观景台上,看到的景色也越来越丰富。黄红相间的山丘此起彼伏,其中还撒着几抹绿。我开始被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震撼,那一座座山丘伫立在那里,在初阳的照耀下显得更加鲜艳。

丹霞地貌中颜色最艳丽的红层是在中生代侏罗纪至新生代第四纪沉积形成的红色岩系。这些红层大约也有一亿年的历史了,一亿年有多长?我们都没有概念,也都无法想象。但谁说时间无法衡量呢?眼前这五颜六色的山丘就是时间的证明,山层一层就代表一个年代,日积月累也就形成了一个新的色块。

同学们脸上也都洋溢着微笑,在每个地点兴高采烈地拍照,空旷的天地间只有我们和五彩的山丘。



离开地质公园,我们十点多才吃了早饭,一路颠簸,穿梭于戈壁中。天气越来越晴朗,艳阳烘烤着大地。大概是因为没有那些高楼大厦的原因,这儿的云彩尤其立体,像是挂在蓝色房间里的一团棉花。六个多小时的车程中,我们在甘肃与内蒙的边界线上徘徊,途中还看到了神奇的海市蜃楼——一座山丘悬浮于远处的沙漠上,旁边还有一小簇龙卷风。也许它们的原理我们每个人都能比教科书还标准地说出来,但是这却是我们第一次真真切切地看见大自然的奇妙之处。

车子笔直地穿梭于沙丘之间,那是我们要去探访戈壁深处。

今夜我只有美丽的戈壁,空空。

 


·

包尔康

       进入山区,群山环绕,层峦叠嶂,一开始山势并不险要,与其它地方的土山没什么两样,但是,往山群的深处走,山的颜色也随之变化。开始的黄白色,变得愈来愈深;山势愈来愈高,线条也愈来愈杂。在观景台上眺望丹霞山群,有的成群,有的一枝独秀,有的高耸其间,鹤立群峰。山的颜色,是无法比拟的美丽,正是日出之时,虽然天边有片片云朵遮盖的太阳光芒,但是阳光依旧穿透了层层云朵,射出一道道金光,像神仙下凡一样的金光万丈。一束束的光洒在山上,它们的红色,它们的黄色,它们的橙色,显得更加鲜艳了,显得更加浓烈了,显得更加光彩耀人了!颜色带不以山势分布,即使山势非常陡峭,有了层层颜色的渲染,却显得不显要了。一道道红橙黄等等我说不上来的国画暖色系的颜色都呈现在了一座座山上。

整个颜色带大部分是斜着分布的,一道接着一道,间隔时而均匀,时而疏远;各种颜色分布在各自的色带上,每一道的颜色分布毫无规律,各种暖色系颜色交杂着。每道的颜色出奇的直,一座座小山包层出不穷,上面的颜色也是一层一层地涂刷在山上。眼前就像是一片大自然的调色盘,她是抽象派的,也是写实派的;眼前就像是一块块被大自然红烧出来的五花肉,她是美味的,她是无穷无尽的;眼前就像一片被铺得参差不齐、凹凸不平的彩虹色地毯,她是柔软的,也是可触的。


      

 这片神奇的土地,为世人所向往,无不引起我们对她的无限遐想,一代代人们从这里经过,留下了多少心血、多少血泪,这时代的沧桑,造就了如今染血般的地貌特征。我们的心,就如同这丹霞一样热血澎湃,愿将我们心永远留在这如血残阳般的丹霞吧。

  

问鼎航天

包尔康

 

亘古万户欲问天,今朝宇航共仰慕。

苍苍戈壁千军驻,茫茫沙海万里途。

天宫长征破天际,神舟东风送玉兔。

泱泱华夏文明路,伟人同在长河处。

 


飞天之梦

蒋芊蔚 

告别了张掖,我们即将前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两边还是茫茫的戈壁滩上,远远望去,这个大漠深处的航天城,不禁更加让我们充满期待。

在讲座中,我们了解到了中国航天漫长的发展历程。

这段历程的开端还要从远古时期的神话中说起。自古以来,炎黄子孙一直有一个宏伟而远大的梦想,那就是飞天之梦。从传说中的嫦娥奔月到明朝万户用47支火箭绑在椅子上无视生死而一意冲天,这个梦想已经延续了千年。中华民族展示出了问天的豪气和勇气,我们这个民族一直在仰望灿烂星空,心向浩渺宇宙。

而走向太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从上世纪60年代许,中国航天之梦刚刚起步,可谓一张白纸,艰难程度可想而知。钱学森等科学家放弃美国的优越生活,毅然回国,投身到新中国的火箭和导弹事业。许多科技工作者和工人告别家人,千里迢迢来到这荒凉戈壁,面临着艰苦的生活环境和遇到的种种技术难题,他们依然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迎难而上,与这种恶劣的环境做着斗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凭着自己的双手,在这片不毛之地上竖立起一座宏大的航天城,用双手托起中国的航天梦。不但将卫星送上太空,而且将人送上太空,进而将探索装置发射到月球附近。飞天之梦就这样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地前进着,最终让中国成为了世界强国。

那么,为什么人类要投入巨大的资金和人力来探索宇宙呢?我想,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地球是我们的家园,但我们不会永远依赖于此,我们还要不断地探索、发现更加广阔的世界,这是一种追求创新的勇气,锲而不舍的坚持,是中华航天事业的魂,也正是我们要追寻那飞天之梦的根。

一下午的参观和讲解让我们感到深深的震撼,在敬佩的同时,我心想:作为今天的一名北中学子,我们一定要秉承这种优秀的品质,刻苦学习,勇于探索,通过自己的努力,在不久的将来,推动航天事业的发展,将这宏伟而远大的飞天之梦延展向更深邃的星空。

 


图片来源:陈昭  包尔康 徐梦莹

指导教师:徐梦莹

 

" type="hidden">
  • 分享到:

友情链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