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学2017•夏•中华文化寻根之旅•内蒙行(5)——情归“扎赉诺尔”
来源:本网 时间:2017-08-02 09:55
广袤辽阔的呼伦贝尔大草原西端,烟波浩渺的达赉湖畔,有一块水草丰美的土地——扎赉诺尔。

经碳14测定,“扎赉诺尔人”生存的年代处于更新世末期到全新世早期,时间跨度约为11500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到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是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的过渡的晚期智人,与北京猿人、山顶洞人同属蒙古人种。

早在三万年前,蘑菇山的古人类就开始在这里打造石器,追猎猛犸,文明曙光初现。进入中石器时代,“扎赉诺尔人”开始在呼伦湖畔采集渔猎,烧制陶器,休养生息。创造与思索,成就了底蕴深厚的“扎赉诺尔文化”;生存与梦想,催促着扎赉诺尔人跨过白令海峡,把文明的种子播向太平洋沿岸和美洲大陆。

时至汉代,起源于大兴安岭的拓跋鲜卑,走出森林,迁居大泽(呼伦湖畔),他们在这里开阔胸襟,富国强兵,铸就雄心,经九难八阻,定鼎中原,建立了强大的北魏王朝,给柔弱和封闭为特征的中华农业文明,从此输入了强悍的血脉和辽阔的视野,一举为隋唐盛世铺平了道路。

契丹、女真、蒙古等草原游牧民族,同样依托这片草原,金戈铁马,气吞万里,成就辽、金、元三朝霸业。并最终融入和壮大了中华文明。

扎赉诺尔——呼伦贝尔草原上的璀璨明珠,即是北方草原文明的发源圣地,又是北方游牧民族的成长摇篮,在这恢弘的历史画卷上,游目骋怀之间,处处都能感受到草原文明带给我们的视觉冲击与心灵震撼。


(摄影:沈在)

 内蒙行第5天。在与草原牧场的羊群纵横追逐、深度接触,并俯瞰九曲十八弯的中俄界河盛景之后,我们沿最美边防路奔赴“猛犸故乡”和北方游牧民族的成长摇篮——扎赉诺尔。全体师生丈量猛犸公园,深度考察扎赉诺尔博物馆,并马不停蹄地赶往宛若大海的呼伦湖之畔,欣赏烟波浩渺的湖山美景,品尝天下第一的呼伦鱼宴,零距离感受北方草原文明的发源圣地,如何以其丰沛的水源、丰厚的物产和辽阔的视野,成就鲜卑、契丹、女真和蒙古等四大草原民族的霸业雄心。

游学日志摘编


白云苍狗,时光悠悠

胡珺


今天是悠闲而自在的一天,我们的车在茫茫草原上飞驰,两边的草原从两旁飞速略过,但这一片广袤的草原却怎么走也看不到尽头,就便如其上的蓝天白云,一望无际,悠悠漫长。

导游在这里找到了一片羊群,其他人全都下车像牧羊人一般与羊共舞,而刚刚睡醒的我,在车上看到了我所爱的风景。我拿起了手机,快门按下,一大朵云便定格在屏幕上。不一会儿,抬头望去,忽然发现原来的云又变了个形状,快门再一次按下,又是一朵云。这一次,我见证着一朵小云朵被那朵云吸了过去,就这样它越变越大,第四张照片就留了下来。突然明白,这片天空上的云为何会变幻,仿佛有着一种魔力互相吸引——那是大自然的魔法,似乎专为了人类的留恋而设置。

在车上的时光,很多时候四周都会鼾声四起。但沿路的风景却让我舍不得闭眼,时而有了蒙古包,时而有着马儿成群地吃草,时而高丘,时而湖泊,时而一望无际,什么都没有………原以为,看了怎么多天的景会烦厌这样的空旷,但现在的我坐在车上,带上耳机,静静地向窗外望去:阳光透过薄薄的云雾,一缕缕照耀在青青草原之上,近前是广阔无垠的草原,虽然什么都没有,但无际的绿色却给人一种陈年的故事,不得不让你慢慢想起原来,慢慢塞满回忆。远处是连绵不断的高山,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高山平原,但在这片土地之上却单单给我留下了一场浮梦,翻过那座山会是什么呢?那边依旧会是坦荡无垠的草原吗?……

如果说地上的风景是这段胶片里的主角,那么天上的蓝天白云会是胶片上最美的底片和背景。突然明白了“白云朵朵”原为何景:近处是奇形怪状的云朵,它们似乎没有任何的粘连,却又给人一种自成一体的感受。时而像马,时而似鱼,时而就是它自己。远处的高山上呢?“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如今,可能只有这句诗能够形容了。它们仿佛离我们很近,又离我们很远,就像一根根无形的细线,挂着这朵朵白云,就像小孩们画在画纸上的白云一般,下面是平平的底,而底上却是毫无规律的曲线。那是一片可以让所有人宽心的景色,而云却成为了那些人的“宽慰剂”。有一个词叫做“白云苍狗”,处在城市之中的我,一直很难理解这个词语的生动形象。现在的我坐在车上,望着头顶上的一朵朵白云的千变万化和扑朔迷离,忽然看到了这五天时间的飞逝,就如同这条公路上飞驰的我们,看似带不走什么,却又早已深深地陷入对时光的某种深情的感慨和眷念……

此刻,云层盖住了阳光,天地又变了一番颜色,四周的鼾声再次响起,而我,一直在用眼睛与手下的每一个字,在这段胶卷上留下了唤作“留恋”的坚实印记。


(摄影:吴雨锋)


生平第一次的发现

陈乐原


伴着朝阳的升起,我知道,我们的内蒙行程也要接近尾声了。回想这几天的旅行,才惊觉时间过得好快。虽然这几天不是坐车就是坐车,一直烦闷不堪的我,竟带着有些许恋恋不舍的心情坐上大巴车,开始了这一天的的旅行。

按照惯例,一上车,我就带上耳机睡了一觉。下了车,进入一个自带羊群和草原的蒙古包营地,再与羊群的亲密接触中,我才生平第一次发现,羊群竟然可以跑得这么快!我在草原上使劲吃奶的力气左右腾挪地追了老半天,也只能看着一群羊屁股驾轻就熟地一骑绝尘,而我只能眼睁睁地望“羊”兴叹,最后连根羊毛都没摸着!

不过我却也由此,头一次清晰地感受到,在草原上,人与动物之间的距离可以被拉得这么近,人与自然和泥土之间的情感可以在无声无息之间,变得如此亲密……


羊遛人

费凡芮

 

幸得在车上换到一个靠窗的座位,拉开窗帘,便轻易捕捉到草原的风景。虽置身于这无垠之中已足有四天之久,但仍有全新的惊喜。

今日的云与之前相比,更像是人为涂抹在画布上的白色,而画布本身则极长极宽,这样才得以被托起搭在代表天空的最高位置。画不是平铺的,而是两头微微耷拉在地上,蜷曲着,方便一切生物在每一次仰望中,均能获得不同观感。

今日,画笔绘出的作品尤为肆意。大片的白色,一层层,一片片,交错覆盖着彼此,连成空中岛屿;论气势,却倒也像天兵压境。坐大型车有不少好处:即便同样是坐,也会处在更高的位置,看清四周更轻松些;相对步行,抬头也不甚费力。总而言之,易于看云。有时,云不动,车动;有时,云移动的更快些。在公路拐弯处,换一个角度,云的意象也全然不同。因此舍弃了不少睡觉的机会,一心一意看下去。发现有一片是始终无法超越的,但并不懊恼,这大概只是因为,每一片都太大,所以彼此之间更显得遥远。

途中去参观羊群,我自然追赶不及,但平日里身手了得的那群矫健男生,居然也一个个筋疲力尽都追赶不上。想来这也许表面上是人追羊的游戏,而实际上,很可能是羊遛了人。

但我和我的同学们却也并不气恼,因为这些草原的主人,本就应有敏捷的身手和自由的魂灵,不应该过多束缚的。

(摄影:张树宏)


昨日之观与今日之思

田思远


极早的早晨,以至于北方草原快于鸡鸣升起的太阳还丝毫没有爬出地平线的意思,只有天空微微泛起的鱼肚白色能辨析其并非午夜的身份。

在这样的时刻里,我多感激钟表上的指针能和我一样慵懒的不愿迈进一丝一毫,停滞在表盘上以赐予我一个百年一样长的日子,让我好好的补完一觉,然后充实地完成每天的日志和游学的课题,并在最后留下大把的,能让我自主求索和驰骋的时间。

正如《理想的下午》一书所言:“赖床,是梦的延续,是醒着做梦。是仿佛清醒的意识却又半清晰半朦胧的向下滑翔。”那是一种朦胧,又不甘心变得干净和清明,它知道变成太白是必然的结果,但它恰恰想像小溪一般缓缓流淌,像雨后房檐上的积水一般一滴一滴滑落。只是在清晰的太白之前,它仍是一片自己都舍不得的朦胧。我在赖床,我开始醒着做梦,也可能是回忆起一个遗忘许久的梦……依稀记得那是个关于未来的美梦,这让我有些窃喜,至少让我知道我仍爱着我的未来。

挣扎着离开床的枷锁,尽可能抛弃关于睡和梦的凌乱思绪,我艰难的试图恢复清醒,来抓住早晨绝佳的时机将我的日志一气呵成,但这很难,于是有了以上这一段我半梦半醒之间写下的想法。

这是我们第五天的草原行程的清晨。

早餐过后,我们奔赴186彩带河。又是一个被过度商业化的景点,相比于新开发的射箭,射击,观景车,餐馆等各种商店构成的又一个成熟的商业消费区,我倒更怀念三五年前驱车上到山坡便能观景的日子。

但还好,这景观倒也仍然值得再看。走上木质的,还很新的观景台,依靠在护栏上,拥抱着凉爽的风,向下遥遥的俯瞰。诺大的原野,延绵无尽,没有尽头,蜿蜒曲折的河流,填充了视线里的单调,河水收纳了天空的云,与蓝天同饮,与草原对酌,或许是来到内蒙的季节还早,没能等到雨季,错过了河水被草籽映成彩色的彩带模样,但九曲十八弯的河道也算是美轮美奂。

午后,走在满洲里的小城里。

世上美好的东西无需太多,但满洲里城中,傍晚时分从河对岸吹来的微风算是其中一样。但这也不过是城中惊艳的无数画面之一。这座丰富的城大概是座值得终老的城,一个人穷尽一生大概也难以完全发掘其中的美,倒是很适合正值晚年而时间就极其丰富的老人。

这城像一块干涸的海绵,涌入者记忆和智慧的潮水灌入其中,每一处细节都有着时间和记忆积淀所留下的气味。它不纵情高调的展露自己的过去,而是藏在每一个台阶,每一个护栏,每一处扶手和窗台中,悄悄流淌和渗透。

无论阳光多盛,这座城都给人一种深沉和温暖的感觉,而绝非一种具体的模样。并非是时间贪婪的吞噬了所有细节,而是朦胧和想象的美自发地将其抹去。就像是一本书,翻开许多页码,只给人留下一种感觉,但又因为那种感觉在心里,你还可以自信的说“这本书我读过!”,这座城是一座你注定无法参透的城,也是座看见远美于看透的城。

以上,是昨日之观与今日之思。


研究记录选登


《探究敖包背后的文化及传承保护》课题研究记录

沈柳含 周星羽 马宇赢

指导教师:张树宏


行前:一波三折

这次在确定课题时,还是颇有些波折的。

本想选择气候方面的研究,带上工具去实地测量,并与北京的自然条件对比。然而这个方向却在一番讨论后被否定,原因是我们之前考虑不周:虽然说是实地测量,其实数据结果早被前人整理好,网上一搜,比比皆是。我们再去量一遍只能说是验证,没有实质上开创性的新内容。而这样的对比研究,就使18日以后的实地参观失去了意义。这算是一个经验。

于是又去阅读了一些内蒙相关的资料,试图寻找到一些新的角度。后来,我们突然脑洞一开——提到西藏,大家会想到什么?高原、雪山、藏传佛教......

然而,说到内蒙呢?至少在我这个对草原文化只是一知半解的人看来,“内蒙”使我联想到的会是蒙古包、“风吹草低见牛羊”,若要再进一步,或许是漫漫历史长河中曾在这里留下浓墨重彩的游牧民族。

那么内蒙地区的信仰呢?在我们的世界里,这似乎是个很少被提及的话题。

最后,“敖包”这个有些陌生的存在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它作为从古至今蒙古人祭祀的对象,早已被列入我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却名不见经传。这是否说明,出于某些原因,我们对内蒙地区的宗教文化关注不足?于是,我们想从敖包这个建筑载体出发,去探究蒙古人对长生天的敬畏,还有很久之前曾在这里盛行的萨满教。

因为以上的缘故,有了我们最后确定的这个课题:探究敖包背后的文化及传承与保护。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研究及后期汇报,可以让敖包这个被隐藏在广袤草原中的文化遗产被更多人了解,也使蒙古地区的宗教信仰对我们不再是那么的陌生,让灿烂的少数民族文化一角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确定课题后的事情就不是十分麻烦了,收集一些敖包相关的论文资料,对其有初步了解,完成开题报告,简单拟定了面对面采访的提纲……     

然而,在课题答辩后,我们发现了一个新的问题:将研究方向确定在建筑类的小组不少,那么如何做到与众不同、不落俗套又能吸引别人呢?初步讨论的结果是采用制作模型、宣传册等直观具体的成果呈现方式。虽然我们对这样的解决方案并不是很满意,一时间却也想不到什么其他的方式,只好留待参观后,结合当地情况来做出更合适的决定……

 

行中:考察采访

【实地考察】

我们参观了不同地点的敖包:巴彦胡硕天下第一敖包、186彩带河景区外的敖包、界河观景台附近大小敖包.....

我们拍下了照片,并进行了对比:

它们的大小规格不同;有的顶部插有柳条,有的没有;系彩旗的柱子数量不同;有的被游客扔了垃圾...

产生疑问:柳条的作用?彩旗的意义?柱子数量和敖包大小的不同意味着什么?敖包的形成历史是怎样的?和萨满教的关系?有哪些故事和传说?游客们对敖包的态度?怎样让大家了解保护敖包?....

【采访】

我们趁间歇时间采访了当地特聘文化导游,前呼伦贝尔某学校校长吴华生先生。

行后:研究计划

通过我们本次课题的前期文献检索、课题修正、实地考察以及专题采访过后,我们拟针对加强人们对敖包的知晓度与保护意识的维度展开有益宣传,以呼吁更多人起来保护敖包文化与蒙古萨满教文化遗产。根据考察与采访收货,我们将完成以下成果:

一、结题报告

结题报告将包含我们三个阶段的研究成果、研究结论与成品制作的信息。

二、敖包模型

我们将会使用黏土等工具制作一个包含典型特征的小敖包。

三、敖包相关商品

根据与吴老师的采访结果,我们认为最好的宣传敖包的方法便是借助草原地区的旅游业。我们将会设计出小册子一类的旅游介绍品,甚至旅游小商品来提升游客对于敖包的文化认知。


附:研究采访记录


专题采访:敖包建筑与敖包祭祀

 

采 访 人:沈柳含  周星羽   马宇赢

被采访人:吴老师。前呼伦贝尔某中学校长,语文教师出身,热爱内蒙历史和文化。

采访地点:行程中的大巴车上&所入住酒店大堂

指导教师:张树宏

 

吴老师:敖包的直接意思是“堆子”,开始发源于古时蒙古人战争时候用来标记路途。后来将其当作祭祀的地方,可用于祭祀亡灵与逝去的战友。由于蒙古人施行匿藏,将尸体与棺材一同埋在平地下,为了方便寻找便添一块石头以作标记。

吴老师:蒙古人原始所信仰的是萨满教(现在几乎没有),为纪念萨满(长生天),在距离天空较近的山头建起敖包,并为其祈福。在萨满消失后,这样的祭祀与祈福的活动依然留存了下来。

组员:请问现在还有人特地去祭祀敖包吗?还是仅将其作为一个文化象征呢?

吴老师:专门有祭祀敖包的活动,还有专门的日子,不过我记得不太清楚,大概是五月初三与九月十三(春秋两季)。不但要祭日子,还要祭山。在草原地区最高的山峰拥有祭山仪式,来祭祀那里的自然敖包。

组员:自然敖包?请问巴彦呼硕的敖包是否是人工建造的?

吴老师:巴彦呼硕的是人工建造的。所谓“天下第一敖包”,大概源于这样几个要素。

一、呼伦贝尔历史可追溯到1732年,索伦八旗(鄂温克,在海拉尔河以南)与275名兵在海拉尔河以北,他们的中心就是那座山。那座山也相对比较高,便在那里立敖包祭长生天,现在已经285年左右了。在蒙古的游牧文化中,它285年能够延续下来,它的历史悠久使它成为天下第一敖包。

二、解放初期电影《草原上的人们》,在这里取景并有《敖包相会》一首歌流传海内外。

 

组员:现在是主要祭祀长生天,还是祈福呢?

吴老师:是祭祀长生天并向他祈福,求长生天保佑。我们向菩萨许愿后实现了要还愿,但敖包不用。

组员:吴老师,您能为我们讲解一下关于敖包的传说与故事吗?

吴老师:主要还是《敖包相会》的故事,鄂温克作家玛拉沁夫作词,介绍了一对男女的爱情借助敖包约定相会的故事。

组员:请问老师,敖包有没有蒙古人自己祖辈传下来的传说故事呢?

吴老师:没有。只有成吉思汗的故事。

组员:请问敖包现在有人新建吗?还是只有过去的一些?

吴老师:都建,每个旅游景点都有敖包。

组员:据您所知有没有游客去破坏敖包呢?比如扔垃圾此类的?

吴老师:扔垃圾的有啊,但少,主要还是游客去祭祀并了解文化。

组员:请问敖包是只有有特殊信仰的人才能祭祀吗?或是只要想祭祀就可以呢?

吴老师:只要想祭祀就可以。

组员:请问您作为文化导游,您认为游客对敖包的了解怎么样?您认为他们在祭祀的时候是真的在尊重敖包吗?

吴老师:人与人不一样。有的是认为好玩,跟着人们玩;有的认为信则灵、不信则不灵,那么就诚恳地顺时针转三圈并许愿祈福。但作为游客,基本没有将敖包推崇到特别程度的人。推崇它的只有蒙古人。

组员:我们了解到敖包的知名度不是很高,不像寺庙一样广为人知。您认为应该如何推广敖包文化呢?

吴老师:只能在草原地区,向游客介绍敖包并率领游客祭敖包。并且,有时候人们是为了旅游、也有时是为了心理需求会去祭敖包。比如我们海拉尔的领导,会在重大事件前祭敖包祈求一切顺利。

 

组员:请问关于敖包的建筑形态,我们观察到敖包有的大有的小。这是与建造者的身份有关系吗?还是想建多大建多大呢?

吴老师:有关系。我们的牧民,以那达慕大会(体育文娱大会)为例,它有骑马射箭摔跤三项赛事,再加上过去的庙会,在这样的大活动地点,敖包便要建得大一点。

组员:请问老师,敖包在建筑规格上有什么要求吗?比如特地级别的人只能建造那个级别的敖包?

吴老师:没有具体要求。经过发展就是将砖堆起来,巴彦呼硕的敖包是后来堆得比较大的,几年前是没有这么大的。而为什么敖包有规格的区别呢?就比如家庭敖包,家庭的力量小便堆一个小敖包;村一级、乡一级、省一级就要大一些。

组员:我们观察到敖包上插有一些植物,这些是特意种上去的吗,还是自然生长的呢?

吴老师:敖包在建起来后,以前是在中间放一根棍,后来将其改为柳条。原来的柳条是死柳条,现在干脆将柳条插入土中使其生长。

组员:请问插柳条有什么意义吗?

吴老师:我不太清楚,可能也是祭神的讲究之一。

组员:在敖包周边所系的彩色经幡有什么作用呢?

吴老师:也是同样的作用,祭神。祭敖包有好几种形式,血祭、酒祭、火祭与玉祭。现在的玉祭是拿石头当玉祭祀,当初真的是用美玉祭祀,但最后都给了王爷们;火祭是点上火、围绕着敖包跳舞;酒祭比较多,将酒撒在敖包附近;最隆重的是血祭,将牛马羊宰掉并献上,现在的大型祭敖包仪式也是这样。

(摄影:张树宏)

志愿服务总结 


归途之感

王一 宣传报道组

 

马上就要结束了!

第四年,第八次,快乐也沉重,烧灼并刺痛。 

还未动笔,这个话题便在我心上烙下一个大大的印记,灼烧着、刺痛着我,让我坐立不安,也让我魂不守舍。这种经历,在历史的长河中也许不值一提,但每当一个少年,静静的想起它,真的会感受到它的神奇力量——平静却十分沉重。可能,有人会认为我的形容过于夸张,旅途带来的是快乐,怎么会让人难过呢?其实确实很快乐,但这种快乐却也同时深深刺激着我的另一根神经,它让我明白一切都已过去,随着学段的提升,寻根之旅已经不得不告一段落,这时心灵便会无声的哭泣,慢慢开始颤抖……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人生,需要珍惜每段经历的过程,以及它所带来的感悟和印记。因为也许一生可能只有一次这样的机会,亦或,这已经是最后一次,你能有如此多身旁的人与你,一同前行……

好了,暂且放下过去的回忆,回到现实吧——第八次阅历课程内蒙行。

这一次的行走,与往常不同,大多在路上。窗外的风景,是有些一成不变的,漫天遍野的草,呼啸而来的风,蓝天白云的景。照道理来讲,若是持久观赏,还是会有一丝枯燥乏味,但事实却非如此。在我看来,每天新的启程,便是新的风景,路途中景同人不同,亦或是人同景不同。不同的草,加上不同的丘陵,再加上不同的人,便构成了这样一幅完美的画卷,平淡中散着淡淡的清香,自然中透着浅浅的微笑。

路上的风景固然很美,但却还是不及亲身体验的经历。献哈达、送祝愿,到品尝下马酒、烤全羊,这是体验习俗的我们;篝火晚会、欢歌笑语,到亲临草原、登高远眺,这是融入自然的我们;草原诵诗会、诗意豪情满天,到参观博物馆、时光空间交汇,这是乐于学习的我们;伐木于林区之中、跃跃欲试,到行走在草原之上、淡泊明志,这是历经成长的我们。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学,一路体验,一路创作,一路成长,这也许便是最好的我们吧。

景美,事美,人更美。其实,旅途之所以美好,是因为身旁有着陪伴你一起经历的人。一张张成长的面孔,一个个熟悉的背影,一种种独特的味道,一次次不同的感觉。这100余人,伴随着我踏遍了大江南北,领略了大好河山,遨游在行走的道路中,飞翔在的阅历的星空上。感谢与你们的遇见,也盼望着我们的再次启程。同样,一路上老师们的辛苦,服务人员们的付出,家长们的守候,这都让我十分感动。每日加班加点的工作,尽职尽责的守护,精心策划着一切我们所经历的活动,耐心等待着在深夜中所上传的成果,在这里我不禁要说一声感谢!是这样的支持,让我们这些莘莘学子可以无后顾之忧的在行走的道路上一点一点坚实地成长着。 

总之,感谢一切我看到的风光,感谢一切陪伴我的人,感谢一切默默付出的身影。有你们,才有了这完美的中华八大文化中心的寻根之旅系列。 

我们曾访过历史厚重的六朝古都西安,走过大气磅礴的豫景江山河南,行过厚德载物的齐鲁大地山东,踏过人杰地灵的世间天堂苏杭;也曾游过悠远绵长的天府之国四川,感过寂寥无声的茫茫大漠甘肃,品过宁静致远的清新小镇徽州,尝过翠色欲流的草原风光内蒙。四年时光,八次阅历,是我们成长的见证,也是我们青春的回忆。 

回眸征程 我们从未停止,展望未来,我们必将继续。我们将一如既往,更加纵深地前去探访,不断踏上中华和世界的自然与人文深度交融的阅历之路。

个性绘画约稿


何心婉内蒙行绘画系列(五)



 

" type="hidden">
  • 分享到:

友情链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