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一 七年级秦陇行
如何在研学旅行中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与践行,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是学校面临的重要课题。笔者所在的北京中学以“亲近自然”“博物馆知天下”“中华文化寻根”三个主题开发了系列课程。学生在行走中以社会为师、以自然为友、与伙伴同行,了解乡土乡情、市情国情,在身、心、灵和谐统一的状态下,书本知识与生活经验实现深度融合,有助于知识增长、眼界开阔、爱国情感、社会责任感、综合能力、创新精神的协调、持续发展。中华文化“寻根”课程以探寻中华文明诞生、传承、交融为主题,以祖国的大地为课堂,带领学生用身体与心灵去感受悠久的中华文化,以下从课程角度审视在“寻根”课程建设与实施中的三个方面问题。
图二 八年级巴蜀行
课程是学习的进程,是有系统、有计划的学习活动,需要关注课程设计的系统性、目的性,学习活动的丰富性、实践性,学习评价的发展性、激励性。在线路设计上,以历史为线索,确定集聚周秦汉唐的三秦之旅,跨越上古至唐宋的中原之旅;以文化为线索,选择齐鲁、徽州、丝路之旅;以地域为线索,选择吴越、巴蜀、内蒙之旅。在模块设计上,以自然为线索,足迹跨越黄山、泰山、峨眉山、黄河、长江、水乡、草原和高原;以民俗为线索,体验饮食、礼仪、节庆、文娱生活等各个地方人民的生活、生产、风尚习俗;以非遗为线索,涉及戏剧、绘画、音乐和传统工艺,如:老腔、评弹、变脸、皮影、呼麦、笔墨纸砚的制作;以优良革命传统为线索,弘扬爱国主义、英雄主义,在台儿庄、在白公馆、在延安感悟艰苦奋斗、勇于牺牲、开拓创新、坚持真理的民族精神、革命精神。有目的、有计划的研究和学习,使学生丰富知识,拓展视野,增强文化底蕴
图三 七年级秦陇行
图四 七年级秦陇行
课程不仅是目标、方案或学科构成的学习进程,还应给学生提供一种知觉、情感和思考的生活经验,以促进其自我生命经验的建构。在活动设计上,关注学生体验和生成,以研学为线索,通过课题研究、学习单、旅行日志,学生在行中学、学中行;以志愿服务为线索,设置活动策划、导游讲解、宣传报道、生活管理等岗位,学生跨越班级、年级开展自主管理,培养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在主体参与中,学生经历着基于真实情境的问题解决,离开父母的独立生活锻炼了个人生活能力,宾馆中的安全疏散演习建立了集体安全意识,跨年级的学长制锻炼了对他人负责的意识和分工协作的能力。研学旅行,促进学生深度体验与学习,使情感体验、知识收获、人际关系、社会阅历同步成长。
图五 九年级徽州行
课程是社会文化的再生产。“寻根”的旅途上,学生自由选题,开展跨学科研究,在多学科教师的指导下,多维度审视真实的世界,开展综合性的研究;跨年级合作,行前确定主题、制定方案、开题答辩、完善方案,行中的参观考察、问卷调查、访谈、研讨,行后的中期成果汇报、结题展示、总结评价,不同年级的学生们共同研究、平等交往;学生“带”着老师走,制定策划、组织、实施、管理、总结、评价方案,学生们站在第一线,教师则是支持、指导、陪伴。师生共同过一种“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生活,面对各类问题,游历磨练,共同思考、体验和成长。
照片来源:七、八、九年级宣传报道组
- 分享到:
- 党建园地
- 2024德国欧洲杯16强分组
- 国际教育
- 2024德国队欧洲杯
- 在线视频
- 更多内容>>
- 北京中学学生荣获北京市...
- 02-18
- 无体育不教育!北京中学...
- 01-04
- 北京电视台优秀报道
- 03-15
- 北京中学学子谈学会共处
- 07-07
- 北京中学2015-2016学年...
- 07-07
- 家校联盟
- 2024德国欧洲杯24支球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