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学2017·秋·中华文化寻根之旅之徽州行(2)——砚润徽墨香,城古徽戏扬
来源:本网 时间:2017-11-15 19:15

徽州之行的第二天,九年级全体师生来到了徽州歙县。先是参观了徽州古城、陶行知纪念馆和胡开文墨厂,并亲手体验了徽墨中“描金”的制作。之后又参观了徽文化博物馆,更深入的了解了徽州的风土人情和一脉相承的文化。对歙砚的雕刻让我们懂得了工匠师傅的不易。晚上大家欣赏并学唱了黄梅戏。夜色渐浓,黄梅戏的腔调在白楼黑瓦之中久久回转不能散去,烟雨徽州的独特魅力正逐渐展露在我们面前…

水墨徽州·传承

唐佳奕  傅饶

笔、墨、纸、砚是我国传统的书写工具,被称为“文房四宝”,而徽州则因为其得天独厚的条件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了“文房四宝”的故乡。徽州四宝俱全,而且历久不衰,以徽墨和歙砚最为闻名。

上午,我们一同去了胡开文墨厂,在砚台制作车间,一块原石经过绘制图案、雕刻、打磨、清洗到最后成为一块光滑,漆黑的砚台,这一系列的过程和最终的作品都向我们展现出了设计师的智慧和创意。

看过砚台后,我们又去了徽墨的制造车间。一进入车间,浓郁的墨香就扑面而来。墨块的制作过程十分的不易,需要经过工人们不停的摔打,揉搓,然后还要将墨饼放入模具,大力按压才能成型。墨压入模具后,还需晾置很长时间,短则两三个月,长至一两年才能定型出模。

最后,我们与工匠师傅们一起学习并亲手体验了一次描金。各色的染料在灯光下发出璀璨的光芒,犹如那繁星在一条条星河中闪烁,为原本乌黑的墨块增色了不少,使得整个墨块犹如一件工艺品一般。

身上的墨香还未散去,我们就投入到另一种文化之中——歙砚。歙砚为中国四大名砚之一,汉晋时期就有歙砚问世。

一方砚,显得到有些中规中矩的,天然的古银色中掺着白丝,仔细嗅嗅还有着一股墨香,若有若无的盈盈在鼻尖。小心翼翼的伸出手拿起它,果然不负众人所言:石质坚韧,温润莹洁,抚之肌肤,扣之金声。好似徽州的女子一般温和却又不失一丝硬朗。经过师傅所雕琢的歙砚,更是锦上添花,凸现了其出淤泥而不染的特质。

       看着师傅手下的行云流水,轮到自已的时候反到有些慌张了。左右望望,同学们也都犹豫着不敢下笔。一段时间过去,再看看大家,一个个简直不能再认真了,完全不同于刚开始的紧张,安安静静的琢磨着怎么刻的更完美。待到完成之时,兴奋的感受完全都表现在脸上了呀,叽叽喳喳地互相讨论起自己的作品,好不热闹!

体验到自己刻砚的不易,在之后徽文化博物馆里,我们对歙砚的理解和认识也就更深了一层。“坚、润、柔、健、细、腻、洁、美、”这是歙砚所具有的八徳。嫩而坚,润而不滑,砚上残墨陈垢,入水一濯即莹洁,涣然如新。

豆大的雨滴混合着徽州独有的清新味道,淅淅沥沥地飘过一步步我们走过的白楼黑瓦。中华民族的文化是多么精妙啊!这些技艺值得我们永远去学习和传承!

徽韵

蒋芊蔚

“热爱江南鱼米乡,屯溪古镇更情长。小华下桃花水,况有茶香与墨香。”远观屯溪老街,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高矗立的灰色牌坊,匾额上题着“老街”两个字。走进这块牌坊,就宛如脱离了现代的城市的喧嚣,被一种浓郁的茶香与墨香所笼罩。整条街的色彩是黑色和白色相间,沉静而内敛,古朴而庄重。从头到尾,鱼骨架状的巷弄纵横交错,大大小小店铺之间的马头墙封护相隔,错落有致,显得格外典雅。

商铺里摆放着琳琅满目的商品,两侧的门楣上挂着流光溢彩的金字招牌,古色古香,有的卖徽州特色小吃, 精致的青花瓷盘整齐地摆在门前的桌子上,里面放着略甜略咸的黄山烧饼,乌黑松软的徽墨糕,香辣可口的毛豆腐......真是一场五味俱全的味觉盛宴 ; 也有卖“文房四宝”———笔墨纸砚的,店中墙壁上各式各样的毛笔,桌子上各种形状的砚台。工序复杂而精致的毛笔,蘸着饱和的墨色,笔尖触碰的一刹那,便幻化出了徽文化的精要。

聆听老街的声音,有店家的叫卖声,有悠扬的乐声,有过往的人们相互招呼的声音,也有微风拂过店铺门外旗帜的声音。它们交织在一起。闭上眼,这种印象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中,不显喧闹,反而衬托出一种和谐与安宁。望着这一家家店铺,我仿佛能感受到古时这条老街车水马龙的繁华,商人、游客、老人、孩童穿梭其中,宛若一幅流动的“清明上河图”,但这种美不张扬,但却意境悠远;不鲜艳夺目,但却耐人寻味,所以经历了几百多年的风雨它才会告诉我们———徽文化经得住时间的考验。

这条老街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经历了繁华时期的富强昌盛,也经历了几次天灾人祸,几度兴衰。黑色的屋檐愈发愈显得古老而沉重,但白色的墙壁又焕发出新的青春。在挫折中依然坚守,克服万难而传承,历久弥新,这便是徽文化的灵魂所在。

看着这白墙黑瓦,水墨风韵,我们行走于屯溪老街,就如同行走在一副巨大的山水画卷中。我想,面对这些灿烂的文明,作为新时代的我们,有义务将它传承下去。传承它的古朴与庄重,更要传承人们淳朴的热情与深沉的民族文化情结,让徽文化成为世界上永恒不灭的绚烂色彩。

从徽州行看文化的融合与传承

唐子潇

朝阳穿透晨雾,走进千年的徽州文化正式的第二天便拉开了序幕。

徽州文化是北民南迁时期,北方的人民与徽州的原住民交流的结果,是山越文化与中原文化融合的产物,既有山越文化的优势,也有中原文化的精华。今天来到的徽州古城和徽州府衙就是这一文化的代表建筑。府衙的大门,与一年前参观的开封府除颜色外好像并没有很大的区别。高大的门楼,宽阔的红门,古朴,典雅,大气,庄严,有着不可侵犯的神威。

内部的主要建筑(中轴线上的建筑)也与开封府中的十分类似,恢宏的审判时使用的大殿,写有“肃静”的标牌,一副副的楹联和额,但是环顾四周,大殿两侧对称的月牙门,有着马头墙、白墙灰瓦的屋,精巧玲珑的水系和与其依傍的亭子、小桥,像是在江南看到的小镇,又像是江苏的苏州园林,无一不是南方地区的特色。南与北,大气与优雅,中原文化与山越文化,互相学习,融合,发展,经过几百年,乃至几千年的演变,才形成了今日所见的徽州府衙——这一徽州文化的精华。

离开古城,下一个目的地是胡开文墨厂。我们进行了墨块描金的体验一进入厂房,便能闻到一股淡淡的金属的味道,一块块墨块整齐的摆在工作台上。给我们传授制作方法的是一位五十岁左右的妇女。看到我们的到来,她便放下了手头的工作,接过一块墨,从正面开始了描金。拿起一根毛笔,沾沾已经溶解的金属溶液,在字凹进去的地方,一边点点画画,一边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进行着讲解,然后让我们自己尝试。第一个接过毛笔,轻轻的沾了几滴“墨”,然后开始按着笔画描了起来,就这样,还算轻松的完成了正面的描金。但背面的画就有些难度了,线条更细,且没有补救的方法。看到我们的动作有些僵硬,她就应请求开始了手把手的教授……仅仅一步的描金,便搞得我们手忙脚乱,若是从头做起,定会是一团糟。

而接下来参观的制墨厂,条件则更加的苛刻,不要说是工作了,很多人在浓郁的墨味中都不能待上长时间。不少在城市里学习的孩子,在分数和应试的压力下,动手实践的时间和机会减少了很多,类似墨的制作这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便很难继续传承下去。不仅仅是徽州文化中徽墨的制作,全国各地不少文化都可能有这种命运,随着时间,逐渐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了。

不禁想起了北京的古城墙,若是此时还屹立在二环旁,不知会是怎样一番大气、宏伟的景象。

寻根黄梅戏

肖天一

今晚,我们观看了一种特别的徽戏—-黄梅戏。

第一出黄梅戏是经典的“天仙配”,仙子婉转动人的歌声和董永欣喜快乐的神态让我们沉浸其中。从动作和旋律中体会着两人爱情的甜蜜。第二出戏是“女驸马”,女状元焦急的心情,从不断绕场运动和重复请求刘大人撤回成命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该出戏语言逻辑紧凑,故事发展引人。同学们在台下听得专心致志,目不转睛。

戏曲表演结束后是互动环节,由两位老师带领六名同学,现学现唱黄梅戏“天仙配”中最经典的桥段。第一组是“女女对唱”——吴芷婧和丁宇樱。第一遍教学过后,两名同学都基本能把台词唱出来,但手势没有掌握,常常做到一半又收回。两三遍后,二人能把所教内容独立完成,配乐演出非常成功,获得同学们一致好评。

第二组是“男女反串”——王若珩和刘世垚。两人在董永为七仙女戴花这一段,还别出心裁地停顿了一下。第三组是“男男对唱”——周轶一和陈凯行。周轶一扮演仙女,因为他嗓子不太好,有些部分唱不上去,依然很努力地唱。陈凯行在唱第一句“绿水青山笑开颜”时,居然唱出了广东腔,令同学们捧腹。

当我们看着精美的雕刻艺术,听着婉转的黄梅戏时,对徽文化内涵的认识,比起教室中单一、简单的教学,更深刻和立体。寻根黄梅戏,在于自己发现它与徽州种种艺术的异同,寻找它的艺术价值,感受它的美,并体验、参与和沉浸其中。

寻根,要在行走中去寻。


图片来源:陈昭,李天祚,曹想,唐子潇同学,高慎杰老师。

画作来源:丁宇樱,郭晔萱同学。

" type="hidden">
  • 分享到:

友情链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