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学BA大讲堂举办“交流的价值——丝绸之路与中国文化”讲座
来源:本网 时间:2016-04-19 09:53
“一带一路”是什么?“张骞通使西域的真正影响是什么?”“隋炀帝是一个昏君吗?”“文物中蕴含着哪些历史知识?”……一段有一段的故事,一个又一个的知识,刷新着我们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更给我们带来无限思考。

2016年4月7日,北京中学BA大讲堂邀请到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齐东方先生为八年级全体师生带来了一段关于丝绸之路,又不仅限于丝绸之路的故事,它启发我们思考丝绸之路的价值,更让我们学会辩证地思考历史上的各个事件。

东方讲座为东方之灿

八年级  朱瑀晗

丝绸之路,开阔西汉商旅的视野;丝绸之路,开展东西文化的交流,茫茫沙漠中的星星驼印,包含华夏民族对于世界的好奇与求知的渴望,齐东方教授讲授了一个跨境几百年而经久不衰的历史盛举,在他的满腔热血中,吐露着中华源远流长的古老文明。

在“多霾之季”中为数不多的晴空万里之日,作为北大教授的齐东方老师莅临北中,为北中学子讲演了一场无与伦比的精彩讲座。

齐教授虽严肃,但随意;虽年长,但精气十足;虽为教授,但依然有一种不可言喻的亲和力。

齐教授的题目我很喜欢,“交流的价值——丝绸之路与中国文化”为八年级的敦煌之旅,打下了强实的知识基础,虽说ppt中没有太多的内容以供记录,但是全部的真才实学都在教授脑子中,滔滔不绝而犀利的语言冲击着每一个同学,齐教授以言语叙之,言不尽其意,同学们的目光和清洁的跌宕起伏,使得教授手舞足蹈起来。

当教授讲到隋炀帝的时候,除他对丝绸之路的贡献外,又以辩证的眼光总结了很多隋炀帝的优点,从而也让我在“诸多批判隋炀帝的舆论”外,站在一个全新的角度,来赏识这位“遗臭万年”的昏君。

教授沟通中外的文化,现场为大家“勾勒”出了一副历史研究者对于某一文物的全部文化推倒过程,生动而接地气,耳熟能详。

我喜欢教授的讲座风格,我欣赏教授才华横溢,这是一堂精神食粮的供给课,让我看透了丝绸之路,对中共古代文明树立了新的认知。

 

文化的交流

八年级  周嘉琦

两千一百年前,张骞出使西域。望着那穿过重重沙漠,风尘仆仆的东方使者,西方人第一次了解到,在沙漠的那端,有一个极其善良,富庶的伟大民族——中华民族。

对于被沙漠,高原,大海隔绝的中国来说,西域可谓是一片新的大陆。他们的性格,他们的文化,他们的商品都令中国人无限好奇。当然,对于西域来说,这个来自东方的神秘民族也是如此神奇。从此,世界进入了新的贸易时代。在张骞的足迹上,多少商队走向西域。人们络绎不绝的穿梭在7000多公里的丝路上。中国的丝绸深得外邦人们的喜欢,那些玻璃制品以及新的艺术风格也使我们沉迷。从如今发掘的文物上,我们也不难看出,中国商品也渐渐融入了西方元素。与此同时,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发生了融合。中国把博大精深的“仁”字送到了西方各个民族,而西方的游牧民族的那种豪放也流入了中国。人们互相欣赏,使得世界贸易达到了新的高峰。

到了唐朝,中国真正进入了强盛。唐朝,不论是经济抑或是军事,都达到了当时的顶峰。丝绸瓷器唐三彩,这些源于东方的奇妙之物越来越抢手,丝路上也越来越热闹。仿佛如今还能听到当时丝路上的那些嘈杂,看到中西方的文化的结合。

现如今,丝绸之路依然存在着。那条跨尽数千年的路依然发挥着它原本的作用。张骞的脚印依然熠熠生辉!

一次对丝绸之路的重新理解

八年级  李翰云

2016年4月7日,齐东方教授莅临北京中学,为我校八年级学子上了一节生动的、富含着民族意义的课。

“交流的价值”这个题目有着极其深刻的思想意义。齐教授借着这个题目,带我们深入地了解了丝绸之路,使我对于丝绸之路的认识发生了一个颠覆性的改变。与其说改变,不如说是一个更加深刻的、全方位的认识,使我真正了解了“交流”的价值与丝绸之路的真正意义。

在此之前,我对于丝绸之路的了解仅仅停留在张骞出使西域、与国外发生贸易来往,开拓了中国人的经济圈这样的层面。随着习近平主席提出了“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我对于“丝绸之路”这一在很多人看来早已被遗弃的话题又产生了兴趣,开始对它关注以及进行文献的搜集。但是即便如此,我也就仅认为丝绸之路只是习主席为实现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目标而下的一招很妙的棋,仅此而已。在我的眼中,丝绸之路上只有经济。

然而,听完齐教授的讲演,我真正的理解到了丝绸之路的真正意义在于与世界各国进行交流,产生文化上、思想上的共鸣,而非简单的经济、利益。丝绸之路之上不是简单的贸易来往,而是主宰着人类文明发展的文化。丝绸之路是使得东西文化发生碰撞、相互学习的重要平台,它使得东西方人民完全不同的思想汇聚在一起,擦出真正的思想的火花,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这种进步不是简单的、肤浅的经济上的、生活水平上的提高和改善,而是深入到民族骨髓中的灵魂与智慧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善于与外族人民、外国人民进行交流、学习。“一带一路”的开辟不仅仅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里程碑,更是我国力图与其他国家进行友好交往、文化促进的重要信号。未来,我国将继续增强与其他民族、国家的合作,扩大我们的“朋友圈”,在中华古典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吸取其他的文化与思想,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是我们的民族文化素养也不断提高,使这只屹立在亚洲东部的千年雄狮更加有底蕴。

不朽的文化传承之路

八年级  高贺然

丝绸之路源远流长,它在中国贸易的历史上不可或缺。对于丝绸之路,我想大家一定都对于它略知一二。不过,在齐教授充满历史文化底蕴的讲解下,我发现,丝绸之路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连接中外贸易的桥梁。更多的,丝绸之路是一种中外文化的交融,是丝绸之路使我们更加了解彼此国家的文化。

“中国在西班牙的鞋场被人烧了,中国在非洲的工人被人抓了,中亚的整个中国城被人烧了,为什么?我们做好事,我们把我们的商品拿去,丰富你们的生活,我们东西很便宜,你们为什么这样对待我们?”齐教授在讲堂即将结束的时候,发自肺腑地问道。

中外之间需要包容,需要尊重对方,而且需要了解对方。我们现在的“一带一路”真正能做好,就是一定要了解对方,知道对方的文化,这样才能做到包容。那么好的鞋厂被人烧了,当地人对中国在那里进行贸易为什么反感,中国人为什么如此不受外国人欢迎?就是因为文化的缺乏,中国人缺乏对文化本身的理解,不要以为就是现在经济发展的问题。

丝绸之路是商业贸易之路,是东西对话之路,友好往来之路,但是它更是一条文化交流之路。作为中国人,作为祖国未来的栋梁,对于丝绸之路,我们不应只了解其地理,历史方面的知识,更多应是了解其文化。丝绸之路,本应是贸易与文化传承的不朽之路。


" type="hidden">
  • 分享到:

友情链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