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 谢佳
结
忘介
风凛冽
华夏迷迭
旧事重影叠
黑发墨眸无邪
临至像前目一瞥
自此再难将其忘却
满身牵绊有何人可欺
多年沥血怎奈浮华不屑
炎黄子孙哪会知胆怯
一生未有愧未曾悔
百家姓氏九龙壁
三祖耀古烁今
百战无一殆
何曾输矣
影独立
笑兮
泣
追溯祖先 探掘中华
七年级 侯佳骐 丁宇樱
10:20a.m 寻根
我们这次的研学之旅是寻根之旅,于是我们来到了这里——黄帝故里。我们都知道,我们都是炎黄子孙,河南也是中原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已经是第四天的旅程了,不管是探访安阳、游历龙门石窟,还是拜访少林和嵩阳书院,组织诗会和科举大典活动,我们都已经积累了很多中原的历史文化知识,今天我们来到郑州,在这里追寻我们的祖先,探迷他们五千年前的生活情况,了解更为久远的历史。
我们来到每年三月三拜祖大典场所,正好赶上了一场祭祖活动。一排黄色的旗子迎风招展,旗帜上用红色大字书写着"同根,同祖,同源;和平,和谐,和睦",导游说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我想这便是寻根之旅,我们本是同根,来到这里找到自己祖先的故土,这是所有中华儿女都乐于探访的圣地。广场对面是一颗祈福树,全树都是金灿灿的,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一道道光芒,树下站着的是一些陌生的面孔,但很容易看出他们的虔诚,站在树下双手合十,许上那最美的愿望。虽然没有时间祭祖,也没有时间上香,而且类似这样祭祖的地方在中国也不是很少,可是在这里,我们却体会到了怎样缅怀祖先、弘扬文化、祈福未来。过了马路,是中华姓氏广场,迎面而来就是"天下第一鼎",鼎坛周围刻满了中华4600多个姓氏,广场的四周被一面面写着姓氏的旗子包围,我们都迫不及待地跑起来,迎着风奔跑,只想找到自己的姓氏,追溯我们的老祖先。那种热闹和满足,绝不像在学校校园里奔跑所能感受的快乐。我看着那些兴奋的面庞,熟悉的背影,那如燕远去的一个个被背影,难道这不是寻根么?突然很欣慰,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替所有人开心,也替这所谓真正的寻根开心。两个小时的车程并不好受,参观结束后我们离开了这里,离开了我们的祖先之地,返回了郑州城,去寻觅我们的夏商时期的文化根脉……
3:30p.m 追溯·千年
考古活动是我们最期待的初次体验,我作为考古社的一员更是有说不出的激动。刚一下车,媒体工作人员和考古专业研究生志愿者哥哥姐姐们就很热情地迎了上来,欢迎我们的到来。活动正式开始,在我们熟悉的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雷兴山教授的主持下,郑州市文物局的任伟局长为我们介绍了郑州的历史文化渊源:郑州是商早期最早的都城,是因考古发现而闻名的八大古都。听郑州文物局局长说,"这里是隋唐时期的大河,也作为全国第三多国宝的省份,它便是华夏文明起源发展重点,在这里,我们脚踩到的每一块泥土,也许埋藏着三个时期的遗址"。郑州市考古文物研究院顾万发院长叔叔也对我们的到来表示欢迎,他们还特意为我们每一位同学的到来准备了精神大餐—河南考古专题书籍,特别感谢考古专家老师们的精心准备!!熟记古代史的我们在这里由"读纸书"变成了"读地书",从而更好的传承中华文化,树立对于文物的保护意识。我们,一直在路上……
这次的考古活动分为几个部分:参观、体验。首先说体验吧,每位同学拿到了一个手铲,郑州考古队的张家强队长带领我们从头体会整个过程。在握铲子的时候用右手握住活口,食指扣在铲子后面,用45度倾斜的大面积刮平面,慢慢的发现越挖越硬,土质一直在变化。我们边挖边猜想,会不会有一些年代久远的小石子冒出来呢?首次尝试发掘的我们挖到石子的碎片都会激动个半天,左看右看的生怕是一块陶片呢。体验发掘的过程欢乐多多,感觉时间过得很快,很快我们就开始参观之旅。主要参观的是正在研究的土地,标准的探方把每一部分展示的清清楚楚。主体、北隔梁、东隔梁、关键柱一目了然,深深的刻在我们的脑海里。研究生志愿者带领我们参观了很多已经挖掘出来的探方,各有各不同的形状,不同的深度。我印象最深的是10米深的水井,深不可测,我们往下看看都觉得很害怕,却都感受到了发掘过程的艰辛,工作人员说当时断定了土质后,确定了范围,就直接开始了体验的过程。所以,不置身其中,也无法体会其中的困难和不易,也很难体会到那些残损文物背后所凝聚着的专家学者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智慧结晶。接着便是洛阳铲的使用,老师指导我们要双脚分开10-15厘米,左手下右手上把住铲子,双手使劲转动铲子将其往土地深处转动,当铲子往外拔出带出泥土的时候,仔细观察土质的变化,看似很简单,却同时考验了我们的体力与脑力。最后我们参观了一些出土的文物,当地的文物多数是二里头一期和商周时期的东赵遗址,他们相差了一千多年,从物品的大小就能直观的看出区别。考古队员说这些陶器,能更好的让我们得知不同时期不同人的生活方式,一般反映的是当时社会的文明程度,甚至能够反映出时代的思想文化特征,所以我们选择把这些陶器进行收藏,并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北京大学敬爱的雷爷爷也告诉我们,商周文化现在是比较受到关注的,所以我们对这些陶器产生了浓郁的兴趣。考古学家们之所以能够挖出一座城,背后隐藏了多少的故事,有多少艰辛的付出,真是难以想象。在雷教授的激励下,我想作为考古社的一员也要继续加强学习,保护文物,传承文化……
"我希望等我老了,有个孩子能够站在我的面前告诉我,我对考古很感兴趣,
我也有了一定的收获。爱上考古主要原因是一次来到我的考古工地,曾受到了我的一丁点儿响……"。这是雷爷爷跟我说的,现在,我想告诉雷爷爷,我们会完成的。
参观了黄帝故里的我们是否深深感到寻到了自己的根?终于我们知道了这里是祖先的故乡,这里是我们整个民族的根。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也应静下心想一想如何去热爱自己的民族,传承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参观了考古基地的我们是否深深体验到了考古研究的文化根脉?终于我们知道了那些考古的工作人员为了让我们了解更多的历史而付出的不懈努力,也让我们为之敬佩,并暗自下定决心也应为了自己的梦想而努力。我知道这一天一定会成为记忆,成为我记忆中的难忘的寻根之旅,我们需要反思并把其中的精华深藏于心,激励自己笃定前行。今天就是我们这次中原阅历课程的倒计时了,希望明天的我们更能精神百倍,体验文化寻根之旅的收官之美。
中华之根源 考古之奇妙
七年级 曹想 白银河
昨天,我们看到了悠久的文化。今天,我们将探寻自己的祖先,是真真正正的寻根之旅。我们还会体验一个需要拥有渊博的知识和精湛的技术的职业——考古。
首先,我们在上午参观了黄帝故里。我们中华民族称自己为炎黄子孙,其中黄就是黄帝。在小导游精心准备的讲解中,我们了解到黄帝故里最最著名的就是其文化遗产——拜祖大典,在每年的农历的三月三,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会来到这里,拜访他们的老祖先,这也就是"三月三,拜轩辕"的含义。在那里,我们庄重地迈进我们老祖宗黄帝的祠堂,瞻仰他的容貌,看着他的塑像,心中不由的产生一种敬意。我们的老祖宗黄帝在这里同他慈祥、威严的目光俯视着他一代又一代的子孙。然后看到的是中华文明的另一大特色——姓氏文化。中华文化渊远流长,我们的姓氏也都有各自的故事,这些故事讲上三天三夜都讲不完。广场上,许多姓氏的旗子随风飘扬,看到自己的姓氏,我们无比欣喜,同时也为自己的这一血统自豪。
下午,我们用考古这一特殊的方式继续寻根,这次寻的是先人的足迹。在考古现场,我们见到了我们的老熟人——雷兴山教授,教授的出现令我们立刻觉得亲切了不少。我们分成了许多小组活动,井然有序地体验着。最令我们好奇的是洛阳铲的体验和手铲的体验。使用洛阳铲的过程中,同学们立刻有了那种考古队员的范儿,但是当同学们真正拿起洛阳铲的那一刻起,大家才意识到考古是多么艰辛。洛阳铲看着很轻,其实它有七八斤左右,我们使劲将它插进土里,用着老师教给我们的方法,使劲扭动它,可是效果真给同学们所说:"人动铲不动"。大家个个都没办法,做到老师那样,这时,老师只是笑了笑。我们不禁赞叹他们的"功夫"。我觉得我们也许只看到了考古学家们在电视上、典礼上风光的几分钟,可是我们忽略了他们在背后默默付出的几十年。他们的身体就是最好的见证,因为风吹日晒,他们的皮肤都有些通红,他们的身上也有泥土的痕迹。看到这些,大家情不自禁地对他们肃然起敬。
最后我想,黄帝故里中的姓氏树,将会永远的传承下去。北中人在这这片遗址中留下的足迹将会永远的记在我们心中。当挖出每一块陶片的时候,我永远记得每一位同学脸上的兴奋。拿起陶片细细观察,那上面的纹路是那么清晰,优美,一种中华神韵。
游黄帝故居 体验考古魅力
六年级:许瑞宸 张蓝萱
嗨~我们又见面了,今天还是我来为大家分享我们一天阅历课程的快乐吧。
当第四天的晨光照在我们脸上时,已经是早晨七点多了。我们洗漱完毕后就踏上了一天的旅途。
众所周知,我们中国人有一个很酷的名称——炎黄子孙。而今天我们就到了我们祖先——黄帝的故居。在这里,我们了解了黄帝的雄才伟略:与炎帝结盟、战败蚩尤、创造文字……这都是黄帝的光辉事迹。我们还找了找自己姓氏的起源,我姓许,是舜的后代呢!最后,我们在黄帝的雕像前合了影。短短一小时的时间,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华文明源头的魅力,受益匪浅。
吃过中餐,是最令人激动的时光。我们来到了考古基地,开始了关于考古的体验活动。先是由一位文物局的领导和学校文书记发表演讲,通过他们的讲解,我们对考古有了一个基本概念。接着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开始了精彩纷呈的考古参观体验活动。我们组先简单的绕了考古基地一圈,亲眼看到了考古学术名词中的探方、关键柱……亲眼见到的自然会比平时在教室里学习的效果好,这也就是阅历课程的意义吧。后来我们组走到了一处活动区——体验洛阳铲,老师先简单做了介绍和示范,大家就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当老师示范完,大家就一哄而上,跃跃欲试。不过用这个铲子挖土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虽然我没来得及体验,但是从男生们挖土时的样子来看——这是一件艰难的事:只见男孩们双手抱住铲子、双眼紧闭、青筋暴起,估计把吃奶的劲儿都用出来了,可是每次只是挖出一点点土。几十分钟后,我们又在老师的带领下体验手铲,手铲使用相对洛阳铲使用简单多了,但是一定要谨慎使用,一旦握法不正确,很容易划伤自己。用手铲进行自主寻宝互动时,收获还是很多的:我刮出了一根动物的骨头和几块陶片,虽然这些物品的价值没有那些陶罐的价值高,但是当这些小小的陶片静静地躺在地上,仿佛向我诉说着几千年前的故事时,我的内心还是非常激动的,感受到了他们所传达的穿越千年亘古不变的艺术魅力。最后我们看了看遗址上的宫殿基址,集体合影后,恋恋不舍的离开了这里。
晚上用完晚餐,我们来到了华润万家超市,购买我们明天晚上火车上的晚餐。大家基本上都是第一次与自己的同学来逛超市,都逛得不亦乐乎,看着大家满载而归的笑脸,我也十分高兴。
嗯,今天也差不多就是这样吧。终于写完了,实在太晚了,我要睡觉了,晚安。
哦,对了,我们很快就要和大家说再见了,明天就是我们阅历课程的最后一天了,当然,我们不会松懈,也希望您能继续支持我们,么么哒。
中华渊源之寻根
六年级:岳鹏润 蔡尚宸 叶嘉添
今天是阅历课程的第四天,我们还是一如既往的参观和游览学习。上午我们马不停蹄地赶路,经过近两个小时的车程,终于赶到了阅历课程的第四站——新郑市,黄帝故里。
在这里,我们最先看到的是轩辕桥,导游说这是桥上桥。原来我们现在看到的是新建的桥,而旧桥就在新桥的底下。旧桥是为了祭拜轩辕黄帝在1570年所修建。之后,我们又看到了黄帝故里祠,在黄帝故里祠里,有一尊帝像,人们在这里祭拜黄帝。继续往里走,我们看到了一个巨大的黄帝雕像,正好赶上了祭拜黄帝的典礼,人们先唱了一首歌,然后又鞠了三鞠躬,这个小而庄重的典礼就结束了。当然,这只是小拜,在每年的三月三日都有许多人来拜黄帝,这里会举行一个盛大的典礼。最后,我们在姓氏广场看了姓氏树,这个树清晰的表示出了我们中华民族姓氏文明的渊源。我们的姓大部分都是来自于黄帝,只有一小部分来自于炎帝(例如:我的"岳"姓来自于炎帝)。近距离认识祖先,了解姓氏文化,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情啊。很快上午的行程就结束了。
下午,我们参加了首届中国考古学大会的公众考古活动,刚一到地点我们就看到了我们熟悉而又喜欢的雷爷爷,原来是雷爷爷精心为我们策划了这次活动。雷爷爷带领他的研究生团队为我们提供了非常难得的考古学习机会,我们得以来到了现场进行学习和体验。首先我们组看了一个一个的遗址,在这些遗址中有的是圆的,有的是方的;有的很深,有的很浅。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有许多曲线划痕。我们问了老师才知道,原来这些曲线是考古人员是为了划分地层,画出的线。看完了探方,我们就要体验一番了,我们体验了洛阳铲。先是考古工作者叔叔教我们如何使用洛阳铲,他左脚在前,右脚在后;左手在下,右手在上,往下用力一扎,用手一转,再拔出来如果发现土的颜色有变化,就可以区分地层了,老师演示的简单,可我们实际做起来却很难插进去还好,但转铲子却很难转到好结果,所以拔出来时也没带出很多土。七年级学长表现非常好,一下拔出了不少土,和我拔三次出的土差不多。学完如何使用洛阳铲之后,老师又教了我们使用另一种工具——手铲。手铲用时要讲究轻,不能太重,如果重了就有可能损坏文物,所以一定要把力度的掌握。
阅历课程的郑州之旅也结束了,期待明天会有更好的旅程!
- 分享到:
- 党建园地
- 2024德国欧洲杯16强分组
- 国际教育
- 2024德国队欧洲杯
- 在线视频
- 更多内容>>
- 北京中学学生荣获北京市...
- 02-18
- 无体育不教育!北京中学...
- 01-04
- 北京电视台优秀报道
- 03-15
- 北京中学学子谈学会共处
- 07-07
- 北京中学2015-2016学年...
- 07-07
- 家校联盟
- 2024德国欧洲杯24支球队